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俄羅斯娃娃、禮貌對抗胡扯、怎麼吵

人對於某種問題的答案,可能同時存在著是與不是(*1),因為人不是機器,所以做出模擬兩可的答案隨著時機與情緒會有不同的結果,就目前機器學習來說差異較大的就是這一點了,因為情緒、衝動難以量化,對於機器的輸入值無法將所有變因輸入,機器學習過程僅能就大量運算進行分類結果常常過度簡化,你也可以說機器有自己的情緒,他算出來的結果經過你校正過程,變得比較準確?在時間與運算可接受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是否不該去動到機器的任何值?我們需要機器的幫忙不就是需要一個客觀的意見?也因人是如此善變,所謂法治社會更是遙遠,人治世界是主觀且靈活度高具備彈性的經營方式,但所謂的監督單位竟然也是人治方式就匪夷所思了。是否有這樣的機會將機器學習的結果當作一項重要的提醒,法律也可以… 更多 Ai、也可以大數據分析,但終究無法取代人性本質。

 當立場衝突化身為二分法的對立局面時,非黑即白的必要選邊之戰是過度簡化決策的常見結果,做與不做成為經典往往是因為大腦無法計量過多的權重值,流行的一句話常常說做就對了,邊做邊修,因為做了還會再變動,的確就人類的調適能力來說,不管做什麼樣的決策、都還是可以有充足相對悠遠宇宙長河的短暫時間「活著」,而短暫的生命若放在爭吵、說服對方選邊站的結果比較起來,真的倒不如做了再說或乾脆就分陣營各自努力吧,如果對方與你真的想讓事情發展有一致性,並有所謂充足時間及共用空間上必要協調性存在,那說服彼此所需耗費的時空資源變成了必要,否則就用禮貌來對抗對方對某議題偏頗不全卻又不得不表達立場的胡扯就好(*2)。 

如何達到和諧與共振,簡短的建議是說真話、放寬心胸、解除武裝,勢必會有情緒需要處理,甚至容易將對方視為針對自己的惡人,那就練習、成為寬大的人(*3)。


*1 俄羅斯娃娃是在Netflix上看到的影集,在主角與自己身為心理師的養母對話中,人類對於每個問題的答案都可能同時存在是或不是,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會有如此矛盾的時刻,這才為人,看了看當下對話忍不住出戲的點就在於這就是機器學習跟不上人類的地方。

*2 用禮貌對抗胡扯是書本做自己就好:我屬於我自己!找到真正歸屬感,從「擁抱脆弱」到「克服自卑」,獲得參與世界的勇氣中第五章陳述 

*3 怎麼吵是一禪大師的系列作之一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the overstory 樹冠上

看完的第一天,難以表達。

故事所橫跨的時空與人物細節綿綿,僅能以帶來的衝擊來做發揮,首先實用的部分是,一些樹種的功能,協助我在出考題有文本可作為題組的主文描述,這些帶來金錢的價值就超過書本本身的物質費用。然而進而帶來的問題是我一直問自己的,這本書有必要「擁有」嗎?如果創造金錢價值上超過定價的金額,那就可以買了。但是,書本本身的印刷,用掉了多少纖維,把碳給固定在書中,美其名為減碳,然則囤書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所有書本帶來的感受應化為主觀意識的一部分,書真正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光就這點,很值得請假一個下午把所謂實用的部分萃取出來,立馬轉化即可。


與學生分享的,在人類大歷史中也提到,

人類以為馴服小麥,事實上是人被小麥給奴役的,

倘若蜂鳥嘴喙與花的共同演化被以為是單純動物演化,那是完全忽略掉植物的交互影響,人尚未被植物所改變還是正在被改變中而不自知,

是否人類對於森林的忽視在樹眼中也是個被預期的行為?

我們無法猜透植物想的是什麼,除了用所謂的擬人化來給予看似有靈性的動詞以外,我們就只能嘲諷那些自以為能與植物溝通的人,又或者是另一層次地,嘲諷這個物種自以為懂植物。

不得不以很後退的角度、從很久以前的演化歷程角度來看待,

到底人類出現於植物的意義何在?

植物如何面對人類這一場浩劫?

一群古老生物被新崛起的生物取而代之,並且造成全球性毀滅,

就像新崛起病毒株初來乍到新鮮寄主、啃噬乾淨以致無容身之地般愚蠢,

衝動、短視、不計後果、吃到撐破肚皮還是奮起進食,

就像鯨落群集,我們會歸到自然界中的循環,一切歸於塵土之中,僥倖隨海流飄離找到下一頭鯨屍的可以繼續延續生命,

人類正侵蝕地球母親,然後離開地球,去哪裡?

似乎我們就是本身認為的外星人,結束物質奪取與能源耗盡後,卻不夠高階地前往下一顆星球,連方向都不曉得。

我們都知道問題在哪裡,暖化、核廢料、氣候異常、過多的塑膠廢棄物,

但沒人知道怎麼根除。


我工作的一部分是,喚起學生對人類文明應帶來相對應的省思甚至一部分的行動,

但卻只像是牆上吸煙致癌的驚悚海報,讓人暫停個五秒,然後還是隨手拿取馬上會丟的東西。


如果人與人之間需要同理心,為什麼不能對環境和森林有更多同理心?

以往我認為家具就是要原木才是讚,現在覺得密集板也很棒,

狠下心來丟一些雜木料,但念頭一轉又想到進垃圾車也只能被燒,

如果森林小屋需要砍掉一片林地才能堆疊出來,為何不住樹上就好。

我以為請假一個下午可以整理一下思緒,再把書拿去還,

卻也發現都還沒進到每個故事角色的旁邊來思考。


尼雷,殘疾、紅杉電玩、主宰

雷、桃樂絲,戲劇、中風

道格拉斯,監牢心理實驗、軍人、種樹

尼克,守護者、霍爾栗樹

奧利維亞,銀杏、神靈 

亞當,螞蟻、心理學者、楓糖

咪咪,工程師、眼炬者

派翠西亞,教授、神秘森林

冰凍地球最終曲

 在第三部第六十四回的對答,提供了電網的出現的原因:描述合理,過程驚心動魄。

在為了避免黑洞吞噬宇宙進而影響人類生存,仿生人窮盡演算並試圖解決,於是需要許多的能量維護冰凍的人體以及不斷的擴充物質與能源轉換。

「物質和能源像貨幣一樣,而時間和空間是市場。」與黑洞的拉拔的方式是強佔貨幣,如利用大量物質堆疊抵抗重力場。宇宙最終的坍縮與霍金輻射的大霹靂不斷的循環,


對於選地球的疑惑,不太懂。

解釋是能量因素必須有效率進行質能轉換,在有生命的星系當中進行可有效率進行,不確定是否為有生命代表堆疊得出較多能量,就能量塔觀點,能階越多代表基礎能量越是充足。但若需要極大物質轉換後的能量,在大多的小行星以上即可進行開採處理,且於恆星進行能量奪取,似乎又不是從物質觀點直接轉換,所獲得的能量不就又小好多個級數?在轉換物質與能量這件事上,科學論點陳述上缺乏了一大塊,又或者,質能轉換效益比較是我欠缺的。

維度上的操控,得到充足能量,藉以不斷開採新的物質轉換能量後,換取對黑洞模擬計算,變成電網的基本存在假設意義與目的,貪婪進取性格設定取自人類本質,又或者是說演化驅動的錯誤,失衡的演化若是連同地球環境一同崩盤,想必太陽系不過就是個演化失敗的例子,在第一回合遞迴時,為了脫離地球陷入VR的科技困境,抵達曙

神星後的反科技行為設定或許有助於延緩環境崩盤的意外,然而長遠角度來看,是否跟延緩黑洞吞噬是相同的事情,努力壓抑慾望和減緩演化速度、如果只是延長某一世代的苟延殘存時間,並不算是真正的成功。

然而,什麼才是定義上真正的成功?


在書本最後的伏筆,一段同理心與犧牲自我的考驗,伴隨不同的仿生人到來,故事總是隨著另一本書的封底開始進入新的挑戰,暴龍出現已經被我認定缺乏想像力,最後的另一群電網也不算荒謬,能改變人的,只剩動人的故事,無垠的宇宙其實是一到看不見的牆,至於什麼生活挑戰,可以創造出的,就是無盡迴圈中、不同條件式執行的模組及函式罷了。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冰凍地球

目前看到冰凍地球第二集太陽戰爭的結束,

令人意外的是太陽戰爭的戰爭篇幅縮回人與人之間的鬥爭,

而不是以為的與電網之間更進一步的爭奪。


電網的目的是否一開始就要人類離開地球來拯救自己呢?

找一個類比在人類與其他地球生物對比,是否我們也得借重蜜蜂才能負擔起大量農產品的生產,

尤其是眾星云云,獨厚太陽的原因是什麼呢?

既然都有離開太陽系的科技與能力,

執着於主序星之中不是負載最高能量的黃矮星太陽,是否與其在意的效率有關,

抑或只是是需要人類離開地球。


再者,面對移動到紅巨星的方式,

提供的技術是冰凍技術而不是光速飛行,是刻意有所保留需要這一批人嗎?

如果真的需要人類的協助,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趕緊抵達會比較妥適呢?

或者電網其實不急,它需要的可能是幾十萬年後的人類,沒差那六千年的時間。


詹姆斯見到一件難以解釋的事件,將之視爲隱憂處理,

如三顆小行星解決過程,心中想的是真的這樣而已嗎?

如遇到看守太空發射器的兩個士兵被殺害後卻沒有任何其他的後續時。


是否在閱讀時,該有充足的時間也停下來想上面的疑問。


得到的提示是:

遇到疑點暫時解決不了,需如艾瑪於﹝基本權利﹞中描述恐懼那段般,

警示不代表要被困住,瞭解狀況後,就必須按下按鈕關掉鬧鐘,

時不時襲上心頭將使原本專注的注意力分散,太過於專注於暫時無法解決的現況,

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也就是擔憂的本身一如恐懼與悲傷般、需僅爲提示、通知,不應代表任何決策參與投票的權限,

在決定一件事情時,撇除情緒的參與,需要這樣地處理。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武林恩怨

 倚天屠龍記開場,郭襄到少林寺一段,與剛看完的飛狐外傳結尾的場面比起來只是在描述一切事情的開端,好像是找線頭的動作,然而這樣的情節,卻是所謂平時的美好,相較於張無忌親眼見到張翠山與殷素素死在眼前的驚詫比起來,天下太平所甚無聊卻也平安幸福。

戰鬥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在少林高僧找武當追問謝遜下落時,豈可用武林對決的方式來解決?真的少林輸了就不追究了嗎?那其實報仇血恨也沒那麼重要,

看來有點可笑,是否金庸要闡述的是否在那個時空背景當中,只要在拳腳刀劍上贏得了別人,就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呢?或者是要告訴大家就如今日,是否核子潛艦戰鬥機比別人強就可以說話算數,元朝滅了宋朝不就如此,看到黃蓉郭靖因抗元而死,心中滿是惆悵,在怎麼強、厲害終難逃一死,也是因為郭靖知道,所以才能慷慨就義、死不足惜。

郭襄與少林、崑崙、武當的淵源理應是段武林共存可以共同禦敵的佳話、到後來成為派系間的嫌隙鬥爭是否再再反應人生之中的各種競爭情節呢?當我嗤笑各派間的狹隘度量時,我自己能做到對別人的建言虛心接受並改進的地步嗎?還是落得像武林諸派心中那般,非我族類者一概閉門造車。

過往的武林恩怨其實也就是人心反映,座落在不同時空背景,只要人的情緒還在,這部分就難以演化,徒然生理上幾千萬年過去,或許人類的情緒愛恨情仇本能,也難以跳脫,畢竟,不像螞蟻那樣能夠以社會主義至上之基因來運作了。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挖礦作業

我喜歡一個人就可以玩的桌遊,因為不用兩個人都說好就可以玩,也可以帶著孩子玩,之後就可以讓他自己解題目。

前陣子缺顯示卡,因為大家都想挖礦,台大江老師反對這種耗費資源的方式,解開了並無益於科學乃至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然而,在學校上班的我,常看到許多學生的作業就是消耗功力、時間、美其名為增加熟練度的「挖礦作業」。

其實我們常接觸到挖礦作業,這邊就定義為虛耗、益處較為薄弱甚至縹緲到難以連結整體任務成功或失敗的付出金錢、時間、體力、專注度。

尤其是專注度來說,一個人最珍貴的就是

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所散發出來的光輝。

smart game出的城堡桌遊是設計好的關卡,藉由錯誤嘗試和拼湊、逐題增加難度,就訓練孩子的邏輯思考和空間運用上是絕佳練習,對成人來說也是好玩的遊戲,但,是不是一種虛耗呢?

有尋找外星生命的程式,可以連結 全世界的電腦進行類似超級電腦的運算,如果成功,就是有意義,如果失敗,就是虛耗,以成敗論意義,許多事情沒做不知每步意義在哪裡,事實上我們知道,宇宙那麼大,找到的機會微乎其微,在有限資源底下,多數人選擇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只是一種機率低,事實上,當開始做的時候,成功機率會伴隨提升。那些很早就放棄的、說著你做的是一件不可能事情的人,到底是能力時間資源有限,還是眼光精準到,了解兩方的時間資源差異所做出來的判斷還是對方的動機不足、還是愚蠢呢?

回到工作現場,上級單位發出任務時,要判斷此任務為虛耗還是可以認真做的?面對新計劃下來時,如何扭轉可能是虛耗的工作,轉化為有其自我認定價值的歷程,除了溝通的力量介入工作團隊間外,還要能兼顧團隊的工作進度與能量。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貨櫃車

他們兩人面對面而坐,店內的音響傳來Origa的歌聲,
燈光昏黃,在這個既台式冰果店又參雜西方派對掛旗錯綜的佈置下,
沒人在意這裡的舒適程度,因為人很多、位置很小又擠,
大家在意的是店家的麵,真的好吃啊,
只是就得排隊,排到門口外頭去,進來之後還不一定有位置,
有位置也不舒服,常有人不小心用包包掃過你的頭髮,為得只是搶到裡面剛被溫過屁股的座位。

他們點了兩碗麵,各一杯紅茶,
然後就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隨便聊的幾句,像是「你常來嗎?」「噢,還好,不過倒是平常都自己來。」
然後就各自拿出自己的手機各滑各的了,
但空氣中就是有一種他們還是偷偷打量彼此一樣的小針刺,
漂浮在偶然的視線之間,
只是手指各自在網路上找答案、在問自己的朋友接下來怎麼辦?

彼此的事情是很久以前了,過了三十年有了吧?
現在指甲都長怪東西出來了,哪還能跟以前小時候一樣,擁有一派天真的笑臉。
女生的牙齒也黑黑的了,其實也不過四十出頭,但是你大概猜得出來,強烈的紫外線造成皮膚老化狀況相當嚴重,
或許是工作的地方避不得光吧,可能是在玻璃窗旁,而且還遮不得,
但是眼神還是同一個人,那樣深沈、世故又讓人覺得不敢侵犯。

男子發問了:「現在呢?」
女生搖搖頭,說完全沒改善。
「可是都過那麼久了。」
「如果一棵樹死掉了之後,就會直接消失在這世界上,這不是反而很奇怪嗎?」
「我還記得卡車的事情。」
「對,它的確不能動了。但是貨櫃還在,可以拆卸掉,再裝到另一台卡車上。」
「嗯,也只能這樣。不過後來呢?畢竟你現在出現在這裡,我以為這就是逃脫了的意思。」
「你想的太簡單了。」

女生的手機響起,聽了幾秒,「好,我知道,就要回去了。」
麵終於來了,大概男子要吃兩碗。

「之後怎麼可以再聯絡到你?」
「剛剛的時間你都沒作任何事情了,現在要聯絡方式有意義嗎?」
「有,時間是個連續性的概念,因不可回溯,所以分岔出去的路無法重選一次,剛剛那個時間不斷的在想,要怎麼突破我們這些年來的空白,並且嘗試抓取到一個美好下午的機會,在未知的電話打來之前我是有此打算的,但電話打壞了一切,不得不改變作法,使得呈現出來的樣子只是因為有這通電話才改變了什麼,其實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有加速進行、急壞了所以做出什麼魯莽舉動的感覺,但不影響到此刻的我的心境。」男子捏住了拳頭,滲出汗來,並且不覺得是豁出去了。

一輛卡車緩緩駛入巷道,令人稱奇的是後面拖著的長長貨櫃是倒退著進來的,對,卡車是倒退著進巷道,四五台摩托車騎士被突如其來巨大的物體嚇得楞住,忘記移動的車頭就快被撞著。

一聲巨響的喇叭聲鳴起,騎士們紛紛醒來,打了個倒 U 型打算唾沫噴出的黑色騎士騎向駕駛座,
但喇叭聲就跳過了他,只是猛然的朝這家台式冰果室裡衝,朝向這女生撞了過去。

「真的該走了,不然等一下會很誇張。」
男子想起三十多年前,也是這樣的景象,然後她就被帶走了,那只是一個小學的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