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Inception

看到海報上的街道折起來就high了。
看完的都會先思考每個角色死掉到底要回上一層還是往下一層掉,
像是小開費雪在第三層被槍射中,但第二層的他並沒有麻醉,怎麼會跑去第四層?
沒死、只是昏迷也是睡覺?
或許本來就沒有夢醒來一定要是真實的設定在。


也看很多人分享心得是:「我怎麼知道現在是不是在夢境?」
跟看完Matrix的懷疑一樣。


跟Matrix比較一下設定的部份:


自己沒看過、沒聽過的物質、聲音要在夢中生出來不太可能,
詭異、亂拼湊的情節倒是不少,
或許你聽過天生色盲的夢就不是完整顏色、天生聾的人夢也沒平常可聽見的聲音。
但在劇情中卻會老?
在Matrix中,我可以寫一個隨機變動的程式,
只要設計不走離太遠,每次變化一點點,應該可以看出人老跟年輕是同一個人,
我只要把程式改成基因這種形式丟進去,
人類還會解碼然後自己覺得很酷。


Inception中除非自我掃進很多年輕人變老人的過程、並作成資料庫,
以此預測出自我和老伴的老態,
不然你很難建構出自己的模樣在腦海中,或許頭幾次還都不一樣?
「老ㄟ,明天吃菜唷」,然後發現牽的人跟昨天的不一樣。


倒是在未來可能性的設定比Matrix好,
Matrix有個麻煩的地方,就是人類生小孩,
女生依據緣份程式加上男生的好人大帥哥程式應該只有Facebook緣份實驗室的配對結果,
不但沒有真實互動,就連受精都是機器人幫忙,
小孩在媽媽肚子裡就會的反射動作怎麼連接沒想出來,
難不成那時的母親是真的懷有孩子然後4D超音波影像是從真實世界轉過來的?
什麼都得機器人,接生也得是機器人,還要忙著把孩子的模樣用3D動畫畫出來、
然後還得考慮什麼時候接上主機,是出生時還是大腦發育完全時?
畢竟小孩的腦袋都還沒發育好時直接導入會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講回來Inception,生小孩就容易多了,
依據年老夢只要作得出來,要在潛意識中生一個沒見過面卻又像自己和老伴綜合體的小孩容易多了。


不過看電影,不須挑剔,
雖然只用5%腦袋的謬誤已經講到爛掉了還是有人在講,
但不折損本片傳達的意境。


其他設定像是作墜落夢完後會醒來,很符合啊!
死了之後會回到真世界(或者又叫上天堂),
有像宗教中去除感官、追求真理的理念,
最激賞的是時間設定,讓整體劇情緊張度夠,
且如果可以在裡頭具象化你沒看過的東西,
又可以把時間延長,那就可以看…很多書了?


很蠢嗎?不然還可以幹嘛,環遊自己製造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